遇事不怒
歌德在公园里散步,在一条仅能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批评家狭路相逢。
“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”,批评家说。
“我恰好相反!”歌德说完,笑着退到了路边。
被烂人无端挑衅,或者是被坏人误解污蔑的事情不可避免,若遇事任由怒火攻心,最终只能自毁自伤。
关键时刻压住火,再难的局面,都会迎来转机。
就如莎士比亚所说:
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,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,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,谁才是真正的英雄。
心中有数,才能有条不紊;遇事不怒,才能从容处世。
从自身找原因
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概就是:愚蠢的人,习惯于把过错推给别人,而聪明的人,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夏朝的时候,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。
夏禹派自己的儿子伯启迎敌而战,却败下阵来。部下们纷纷表示不服,请求再次出战一雪前耻。
不料伯启却拒绝了,说道:“我们的士兵比他多,土地面积也比他大,这种情况下却被打败了,一定是我的带兵方法不如他,我应该先反省改正自己才是。”
从那以后,伯启每天早早起床,操练士兵,专心钻研,广纳贤才,实力越来越强,一年后,有扈氏知道了,不但没有再次入侵,反而主动投降了,这就是反思的力量。
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道人短。
面对生活的苦难,不必怨天尤人,不必灰心丧气。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从内心去接纳,去承担,用头脑去思考,去改变。
接纳批评
批评的话虽然刺耳,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良药。
真正的成熟,是听到批评的话,不再血气方刚,拍案而起。而是心无波澜,洗耳恭听,这样的人,就是放下了自我,推倒了自我的高墙,变得更加宽广和深厚。
这也是我们说的:闻过则喜。
听到别人的批评,觉得很高兴。这是人生极高的格局和境界。
真诚的批评,远远比虚假的赞美可贵。
要与敢批评你的人相交,帮你削去自身多余的枝条,雕琢去自身的瑕疵,成长为更有价值的“美玉”。
拒绝内耗
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的主人公别里科夫,总认为生活会出现乱子,所以他出门时,即使是晴朗的天气,也会带上雨具,穿好鞋套和暖大衣。
他常活在自己臆想的担忧里,最后也在忧虑中逝去。
我们的人生,也常常被各种现状、思维困着,套着:
不喜欢这个专业,可又没勇气转专业;想辞职,但又怕下份工作还不如现在这个;想学习提升自己,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……
这样的人都有一个特点:想得多,做得少,总被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消耗着。
在自我内耗上多花一分钟,就少一分钟去解决问题,停止对困难的恐惧,放下心中的执念,别为没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臆想反复挣扎,行动起来,就能战胜一切内耗。
敢于破局
人和人命运的主要不同,在于思考力的差距。思路要是不对,再多的热情和努力都是徒劳的。
优秀的人并不一定是能力比我们强、智商比我们高、定力比我们好,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、见识比我们广,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,拥有解决更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所谓“不破不立”,懂得打破常规去思考的人,才能成为不同寻常的人。
局面纷繁复杂时,要善于找“元问题”,也就是本质的问题。
局面无法向前推进时,要善于发现“亮点”,也就是从缺点中找到优点,化弊为利,化危为机。
独处沉淀
人生低谷,无非是你目前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想要的生活。
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潜心修炼,静等花开。
保持自律,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和目标,你可以学一个新技能,比如游泳、射击;你可以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得更加积极、乐观、向上;你还可以培养早起、早睡或者午休的好习惯。
学会沉淀,沉淀言行,沉淀情绪,沉淀内心,重新锚定方向,把所有悲伤、所有不平、所有怨气撒在行动上,路再长,也终究会登顶。